這襲中式復古短袖改良旗袍,最妙的是那份 “刪繁就簡” 的通透 —— 褪去了傳統旗袍的繁復盤扣與密匝繡紋,只留素淨的衣身裁片,卻把東方風骨藏得更深。


領口收得恰到好處,不是緊勒的高立領,而是帶着三分鬆弛的小方領,露出纖細的鎖骨線條,既守着中式的含蓄,又添了幾分現代的自在。短袖裁得利落,長度剛過肩頭,擡手時能瞥見手臂的流暢曲線,炎夏穿來,滿是清清涼涼的透氣感。
長款的妙處,在走動間愈發顯見:衣擺垂墜到腳踝上方,側邊開衩只到膝蓋,步子邁得再大也不局促。素色面料上或許綴着幾縷暗紋,像水墨畫裏淡掃的筆觸,遠看是一片沉靜,近看才發現藏着的細碎雅致 —— 可能是枝蔓纏繞的暗繡,也可能是雲紋流轉的提花,不爭不搶,卻讓風骨立了起來。

穿在身上,不似傳統旗袍那般需要時時拘謹,舉手投足間盡是舒展。配一雙布鞋,是茶會上的溫潤;搭一雙素色涼鞋,又能走進尋常巷陌。原來雅致從不在堆砌,刪去多餘的裝飾,留下的便是最本真的東方韻味 —— 這襲旗袍,把 “去繁存簡” 的智慧,穿成了骨子裏的從容。